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基金》德銀遠東:歐銀強化資本方案成型,慎防歐系資金撤離亞洲

《基金》德銀遠東:歐銀強化資本方案成型,慎防歐系資金撤離亞洲
  • 2011-11-04 15:17
  • 時報資訊
  • 【時報記者詹靜宜台北報導】
德銀遠東投信表示,雖然對於解決歐債危機所乍現之曙光有助於降低市場疑慮,使市場自先前極度風險厭惡的氣氛下漸次恢復正常,並促使金融市場與風險性資產自谷底大幅反彈;但整個解除歐債危機之藥方乃建立於財政赤字與負債之削減,以及銀行體系之去槓桿化來達成,凡此對全球與歐洲景氣等基本面之發展而言,屬於短空長多之影響;尤其歐盟峰會對歐洲銀行去槓桿化之共識的形成,短、中期內更可能對風險性資產產生較明顯之衝擊。因此,此刻正當市場對歐盟峰會之進展報以熱烈反應的同時,投資人仍應審慎應對市場未來可能之波動。

根據歐盟峰會所達成之決議中,針對歐洲銀行資本強化方案所達成的共識,其將要求歐洲各銀行在2012年六月以前必須將其第一類資本適足率之水準提高至9%以上,使銀行在未來面對如此次希臘債務減記般之金融市場動盪之時,能夠以更堅強的資本結構來強化其承受能力。根據歐洲銀行協會的估計,歐洲銀行要將其第一類資本適足率由目前的狀況,反應希臘債務減計之後再提高到9%的水準,總共須另外籌措約1060億歐元的資本方能達成。雖然該金額之規模相較於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先前所估計,認為至少須增資2000億歐元方可渡過此次主權債務危機的觀點而言,歐洲銀行所可能須面對的增資壓力已減輕不少。但整體歐債危機未來之發展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銀行之增資行動亦將受市場氣氛之變化所左右,尤其針對目前受傷較重之銀行而言,其達成增資目標之難度相對仍高。

德銀遠東投信表示,在增資不易的狀況下,另一個提高資本適足率的方法即為縮減銀行所持有風險性資產之規模,但所需縮減的資金規模則相對更大:以9%之資本適足率為例,在銀行第一類資本不變的狀況下,大約每縮減11單位的風險性資產之規模方能達到提升1單位的資本適足率之效果。而對整體金融體系而言,無論透過銀行之增資或資產規模縮減來達成資本適足率之提升,均將造成歐洲銀行體系去槓桿化之結果,並意味著其對風險性資產之偏好水準將逐漸降溫。

對亞洲市場而言,此一金融體系之去槓桿化意味著資金自亞洲市場撤離之可能性。對此,德銀遠東投信針對亞洲對境外銀行資金之依賴程度來加以分析,以衡量資金流動對亞洲經濟體所可能產生之影響。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資料,截至今年六月為止所有境外銀行對亞洲的債權達到2.2兆美元之規模,約佔亞洲GDP規模之5.8%,亦較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之前的高點水準多出32%。若剔除其對香港與新加坡之債權以避免重複計算,則境外銀行對亞洲之債權亦高達1.2兆美元,佔亞洲(不含香港與新加坡)GDP規模之5.5%,亦較金融風暴前之高點水準多出40%。全球銀行體系流入亞洲之資金在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已呈現大規模地增加,而其中歐系銀行之債權在大部份亞洲國家佔全體境外銀行債權之比重亦均達到一半左右或以上之水準,此狀況在歐洲銀行體系即將進入下一輪去槓桿化之進程下,可能反向對亞洲之匯率、經濟與金融市場產生一定程度之衝擊,投資人宜審慎留意。

更多影音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