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犯罪擬真動新聞 政府皆稱無法管 民間團體忍無可忍 明赴蘋果日報抗議

犯罪擬真動新聞 政府皆稱無法管 民間團體忍無可忍 明赴蘋果日報抗議
2009-11-25 中國時報 【朱芳瑤、石文南╱台北報導】
     「真是太離譜了!這種新聞怎麼能給小孩子看!?」兒少團體陸續接獲家長反應,壹傳媒近來主打「動新聞」,以動畫鉅細靡遺模擬犯罪事件,根本就是「犯罪教學影片」,引起公憤。多個民間團體忍無可忍,周四將前往蘋果日報大樓抗議。

     然而,民間團體的抗議到底能發揮多少作用,還很難說。因為,主管電信與頻道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迄今沒對動新聞能管不能管表態,與動新聞手機上線簽約的中華電信和其主管機關交通部說,因為中華電信只能提供平台,「不能拒絕。」至於壹傳媒登記所在地的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則以壹傳媒主機在香港,自認不能管。台灣竟成為管制不少猥褻新聞傳播的「無政府空間」。

     對於「動新聞」引起諸多批評,蘋果日報表示,該報選擇新聞的素材多元,但對各方的意見也非常重視,將虛心檢討。

     發起抗議者來自婦女、兒少、媒體改革領域,包括勵馨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婦聯會、台灣記者協會、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等民間團體。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痛批,動新聞模擬的多半是社會事件,情節不出性騷擾、性侵害、暴力、殺人,風格誇張、煽情,且鉅細靡遺描繪犯罪手法,容易引發他人模仿。她說,動新聞還有將犯罪者「英雄化」的嫌疑,突顯犯罪者的強壯與力量,讓人看了實在很不舒服。

     「究竟是在看一則新聞報導?還是在看限制級動漫?」台少盟秘書長葉大華感嘆,「動新聞著重犯罪細節,民眾看了只會感到驚嚇、無力,覺得社會很亂,這些都無助於釐清社會事件的發生原因,也有違媒體社會教育的職責!」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說,日前她點閱一則描述性虐待事件的動新聞,畫面十足逼真,再配上打罵、哭泣的音效,讓人看了頭皮直發麻。

     曾昭媛認為,媒體過於描繪犯罪細節,沒有意義,也沒有新聞價值。她質疑:「讀者有必要知道惡徒性虐待的每一個過程嗎?」

     台北市教師會也指出,兒童學會暴力攻擊行為最主要是透過觀察與模仿,目前青少年及兒童人手一機,任憑無管制的暴力色情資訊四處流竄,等於變相助長兒童青少年暴力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